国内正规股票配资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加杠杆最新操盘

2004年,讨薪少年向阿姨借20元买饭,18年后千里来报恩:还您19元

发布日期:2024-02-09 0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90

前言

2004年,16岁的汪明明在身无分文,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了北京丰台执法大队门前。

这时,北京的王阿姨出现在小伙最黑暗的时刻,给了他20元钱,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。

18年后他前来报恩,但是最后却只还了19元钱。

明明是20元钱,为何最后却只还了19元,这一元钱是因何缘故没有还给他的恩人?

1

那年寒冷冬夜,16岁的汪明明来到了北京,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旅程。

汪明明来自安徽的一个小山村,家里条件普通,父母务农为生,汪明明从小就梦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,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外面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
刚初中毕业的汪明明学历不高,但他有着满腔的热血和骨气,汪明明厌倦了山村里的生活,想要去北京闯荡闯出一番作为。

父母劝阻无果,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离家远走他乡。

到达北京后,汪明明立刻开始寻找工作,但处处碰壁,没有文凭,没有关系,更没有经验的他根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。

汪明明坚持了一个月,口袋里的钱已经见底,失意的他只能找熟人帮忙,终于在一家小服装厂找到一份工人的工作。

这份工作虽然辛苦,但汪明明满怀希望,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获得老板的认可和提拔。

没想到,这个老板非常不讲理,总是让汪明明加班到深夜,却从不支付加班费,汪明明咬牙忍耐,生怕丢了这份工作就要饿死在异乡。

两个月过去了,汪明明本该拿到1100元的工资,却始终没有得到老板的发放。

眼看年关将近,汪明明鼓起勇气去问老板要工资,却遭到无理拒绝,老板竟然威胁说,如果不满意就打道回府,否则一分钱都别想要。

汪明明气愤难平,当场与老板大吵一架后愤然辞职,他想要凭着劳动法的力量讨回公道,但手头一分钱都没有,就连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。

正当他走投无路之时,几位老工同情他的遭遇,建议他去找丰台区劳动仲裁部门反映情况,争取通过法律途径讨回血汗钱。

2

第二天清晨,就在工厂开工之前,他鼓起勇气踏上了寻找监察部门的路途。

为了节约车费,汪明明步行了两站路,终于找到丰台区劳动监察大队,可当他实地走到办公楼下,心头的勇气又渐渐萎缩。

监察部门的门面高大威严,16岁的他不禁产生了退却的冲动。

就在汪明明踌躇之时,一位个头高高的女队长推门走了出来,她正是文首提到的王群阿姨。

看到门外站着一个瘦弱男孩,她主动上前搭话,并得知男孩遭遇工资被拖欠的遭遇后,立即邀他进办公室详谈。

王阿姨的善意让汪明明大为感动,思绪万千的他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,王阿姨连忙递上面巾,耐心地劝慰道:“孩子,跟阿姨说,有什么难处的尽管讲出来,我一定全力相帮!”

汪明明抹干眼泪,向王阿姨详述了自己的遭遇,王阿姨一听大为气愤,她是丰台区劳动监察队的队长,对工人权益维护更是发自肺腑。

她立即保证第二天一早就派人去工厂查处此事,决不容那老板欺压员工!

思及已有温暖力量帮自己讨要公道,汪明明这才放下心结,正要向王阿姨道谢离去,不料,他的肚子竟不争气地“咕噜”叫了一声。头一天为了赶路,他已经饿了许久。

王阿姨体恤道:“小伙子,你这是饿坏了!来,阿姨给你钱,去对面饭店买点东西垫垫肚子。” 说完,从兜里掏出20块钱塞进汪明明怀里。

汪明明郑重地道了谢,然后抓紧时间跑到了对面的饭店,这里的招牌菜就是鱼香肉丝,汪明明高兴地点了一份,还添了个荷包蛋。

这顿饭对他来说简直是香甜无比,因为这份温暖的关怀,远比美食本身更令他感动。

第二天一大早,王队长果然派人去工厂调查,并强势要求厂家立即清结汪明明的全部工资。

怕麻烦的老板灰溜溜地付了钱,还让汪明明在工友面前当场点算。

一切顺利解决后,两个工作人员陪汪明明去了火车站,临上车之前,汪明明执意要把20块钱还给王队长,却被他们笑着拒绝了。

“改天你再来北京,自己当面还给王队长吧。”

“好,我一定会回来的。”汪明明继而踏上归途。

3

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后,汪明明开始反思在北京打工的经历,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会遭遇困境,是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。

当初不应该主导心态出外打工,应该听父母的话好好完成学业。

汪明明决心重新返回学校学习,他一边打零工赚钱,一边自学备考,最后考入了家乡的职业中学,在学校,汪明明刻苦用功,终于获得了一个专业技术证书。

毕业后,汪明明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,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。

即使岁月流逝,汪明明仍然经常回想起在北京打工的点点滴滴,尤其是遇到王阿姨的善意帮助,对他影响深远。

那一天,汪明明走投无路时王阿姨给了他希望,不仅出手帮他讨回血汗钱,还给他20块钱填饱了肚子,正是这份温暖让汪明明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之火。

从那以后,汪明明立志要像王阿姨那样帮助他人。

在生活中,他经常会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,也会给路边行乞者施舍些钱财,这都是汪明明想要传递温暖、回报社会的小小尝试。

时光荏苒,转眼间18年过去,汪明明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北京,他决定要找到王阿姨,当面表达感激之情。

然而让他难过的是,王阿姨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。

虽然没能见到王阿姨,但汪明明还是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她,给她打了个电话。

听到熟悉的声音,汪明明激动难抑,将当年的经历娓娓道来,他表示一定要把20元还给王阿姨,以示感谢之情。

王阿姨温柔地拒绝了,表示那是自己应该做的,她让汪明明用付出善意的方式来回报她,感染和帮助更多人。

汪明明听后犹豫再三,还是给王阿姨转账了19元。

可是这件事情传出来后,很多人不明白明明当年帮他出了20元,既然要报恩又为何少给呢?

因为在他心中,真正的感激不应仅仅用金钱来衡量,所以他故意少转了1元,用以警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王阿姨的知遇之恩。

他相信,这一元的余额,会时时提醒自己要像王阿姨那样行善助人,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。

而王阿姨也终于明白,一个小小善举竟能在汪明明心中萌发出汹涌的感激,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。

结语

善良的种子播撒出去,终究会开花结果,多年前,王阿姨的一点滴温暖,感动了迷失方向的汪明明;如今,汪明明的感恩之心也感染着身边的人。

王阿姨相信,只要每个人都能传递正能量,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。

付出善意不求回报,这是王阿姨的人生信条,她用实际行动帮助了无数困境中的陌生人,其中也包括当年的汪明明。

时光荏苒,凭着一颗感恩的心,汪明明终于有机会回报了恩人的知遇之情。

也许很多人都会遗忘自己曾给予他人的温暖与帮助,但接受善意的人却会永远铭记。

汪明明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这一点,王阿姨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人会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,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